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或疑问,欢迎您来电与我们取得联系!

邮件与传真

欢迎光临显微镜报价网

引用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二)

https://www.optical17.com 来源:原创 日期:2010-12-17 13:13:09
  引用 1941年未授奖 1942年未授奖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特恩

  ——分子束办法和 质子磁矩

  斯特恩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皮兹堡的卡内奇技巧学院的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tto Stem,1888-1969),以表彰他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

  拉比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核的磁特征

  拉比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比(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以表彰他用共振方法纪录原子核磁特征。

  拉比的Zui大功劳是发展了斯特恩的分子束法,并用之于磁共振。分子束磁共振在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特征方面有奇特的功效,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物理学分支。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泡利

  ——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以表彰他发现所谓泡利不相容原理。

  不相容原理是原子理论中主要的原理,是1925年1月由泡利提出的。这一原理可以表述为:对于完整断定的量子态来说,每一量子态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粒子。泡利后来用量子力学理论处置了h/4p自旋问题,引进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所谓的泡利自旋矩阵。通过泡利等人对量子场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只有自旋为半径整数的 粒子(即费米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从而确立了自旋统计关系。

  布利奇曼

  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压物理学

  布利奇曼

  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妈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布里奇曼(Percy Williams Bridgman,1882-1961),以表彰他创造了发生极高压强的装备,并用这些装备在高压物理范畴中所作出的发现。

  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普顿

  ——电离层的研究

  阿普顿

  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英国林顿科学与产业研讨部的阿普顿(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 ,1892-1965),以表扬他对上大气层物理的研究,特殊是发明了所谓的阿普顿层.

  电离层的研究对通信事业有极大意义.电离层是从离地面约50km开端一直伸展到约1000km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转变传布速度,产生折射\反射和散射,发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水平的接收. 布拉开

  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云室方法的改良

  布拉开

  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布拉开(Lord Patrick M.S.Blackett ,1897-1974),以表彰他发展了威尔逊云室方式,以及这一办法在核物理和宇宙辐射范畴所作的发现.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

  ——预言介子的存在

  汤川秀树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汤川秀树(YukawaHideki, 1907-1981),以表扬他在核力的理论基本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汤川秀树是日本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35年在大阪写了一篇划时期的论文,发表在《日本数学和物理学会杂志》上。尽管这篇论文不够全面,但他有些重要的新思想极富有发明性,对未来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鲍威尔

  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乳胶的发明

  鲍威尔

  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布利斯托尔大学的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以表彰他发现了研究核进程的光学方法,并用这一方法作出的有关介子的发现。

  所谓研究核进程的光学方法,指的是应用特制的照相乳胶记载核反映和粒子径迹的方法,这种特制的乳胶就叫核乳胶。 瓦尔顿 考可饶夫

  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工加速带电粒子

  考可饶夫 瓦尔顿

  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哈维尔(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署的考可饶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和爱尔兰都在柏林大学的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人工加速原子性粒子的办法使原子核演变的先驱工作。

  在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实验室出生的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考可饶夫和瓦尔顿是其中两位得奖比拟晚的试验物理学家。他们在30年代初设计和制作了第一台高压倍加器,并且胜利地用之于产生人工核演变。他们先是让锂蜕变为氦,后来又让硼演变为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胜利不仅是由于技术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由于有理论的准确领导。这个理论就是伽莫夫(G . Gamov)的势垒穿透理论。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珀塞尔 布洛赫

  ——核磁共振

  布洛赫 珀塞尔

  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elix Bloch ,1905-1983)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珀塞尔(Edward Purcell ,1912-1997),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核磁精密丈量的新方式及由此所作的发现。

  1945年12月,珀塞尔和他的小组在石蜡样品中察看到质子的核磁共振接收信号,1946年1月,布洛赫和他的小组在水样品中也视察到质子的核感应信号。他们两人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几乎同时在凝集态物资中方法了核磁共振。他们发现了斯特恩首创的分子束方法和拉比的分子束磁共振方法,准确的丈量了核磁矩。以后很多物理学家进入了这个领域,形成了一门新兴实验技术,几年内便取得了丰富的结果。

  泽尔尼克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当显微法

  泽尔尼克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泽尔尼克(Frits Zernike ,1898-1966),以表彰他提出了相称法,特别发明了相当显微镜

  相当显微镜是一种特别的显微镜,特别实用于察看具有很高透明度的对象,例如生物切片、油膜和位相光栅等等。光波通过这些物体,往往只转变进射光波的位相而转变入射光波的增幅,由于人眼及所有能量检测器只能分辨光波强度上的差异,也即振幅上的差异,而不能鉴别位相的变更,因此用普通的显微镜是难以视察到这些物体的。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波恩 博特

  ——波函数的统计说明和 用符正当作出的发明

  波恩 博特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德国物理学家波恩(Max Born ,1882-1970),以表彰他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波函数所作的统计解释;一半授予德国海得堡大学的博特(Walther Bothe ,1891-1957),以表彰他提出了符正当和用这一方法作出的发现。

  波恩是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23年开端,他致力于发展量子理论,年青的海森伯当时是他的助教和合作者,1925年海森伯天才地提出其"关于活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理论",波恩立即看到海森伯理论的表达情势与矩阵代数相一致,随后他和海森伯、约旦合作发表了长篇论文,以严整的数学情势全面体系的说明了海森伯的理论。

  库什 兰姆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

  兰姆 库什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兰姆(Willis Eugene Lamb ,1913- ),以表彰他在氢谱精致构造方面的发现;另一半授予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库什(Polykarp Kusech ,1911-1993),以表彰他对电子矩阵所作的精密测定。

  兰姆在氢谱精致构造的研讨中发现了兰姆位移;库什在精密测定电子矩阵中发明了变态电子矩阵。两者都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进作用,荧光显微镜报价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肖克利 巴丁 布拉坦

  ——晶体管的发现

  肖克利 巴丁 布拉坦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景山(Mountain View )贝克曼仪器公司半导体试验室的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1910-1989)、美国伊利诺斯州乌尔班那伊利诺斯大学的巴丁(John Bardeen ,1908-1991)和美国纽约州谬勒海尔(Murray Hill )贝尔电话试验室的布拉坦(Walter Brattain ,1902-1987), 以表彰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晶体管效应的发现。

  晶体管的发现是20世纪中叶科学技巧范畴有划时期意义的一件大事。由于晶体管比电子管有体积小、耗电省、寿命长、易固化等长处,它的出生使电子学产生了基本性的变更,它拨快了主动化和信息化的步伐,从而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不可估计的影响。

  

  

  杨振宁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称守恒定律的损坏

  杨振宁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来自中国的杨振宁(1922- )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来自中国的李政道(1926- ),以表彰他们对所谓宇称定律的透辟研究,这些研究导致了与基础粒子有关的一些发现。

  宇称是描述粒子在空间反演下变换性质的物理量,有正负之分,若在空间反演下波函数不变,则粒子具有正宇称;若改变符号,则为负宇称。离子体系的宇称即是各粒子宇称的乘积,还要乘上轨道活动的宇称。假如粒子或粒子体系在相互作用前后宇称不变,就叫宇称守恒,它反应了物理规律在空间反演下的对称性。

  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切连科夫 夫兰克 塔姆

  ——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说明

  切连科夫 夫兰克 塔姆

  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切连科夫(Pavel A.Cherenkow ,1904-1990),夫兰克(Ilja M . Frank,1908-1990)和塔姆(Igor Y . Tamm,1885-1971)以表彰他们发现和说明了切连科夫效应。

  切连科夫效应指的是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以极高的速度穿过期,会发出一种特别的光的效应,这是1934年由切连科夫发现的。

  西格雷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反质子的发现

  西格雷 张伯伦

  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加州大学的西格雷(Emilio Segre ,1905-1989)和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 ,1920-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反质子。

  1955年西格雷和张伯伦发现了反质子标记着人类对反世界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狄拉克理论的一个成功,也是人工加速带电粒子的尽力所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结果。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格拉塞

  ——泡室的创造

  格拉塞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加州大学的格拉塞(Donald A . Glaser ,1926- ),以表扬他发现了泡室.

  泡室是探测高能带电粒子径迹的又一种有效手腕,他曾在50年代以后一度成了高能物理实验的Zui盛行的探测手腕装备,为高能物理学发明了重大的发现. 霍夫斯塔特 穆斯堡尔

  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霍夫斯塔特(Robert Hofstadter ,1915-1990),以表彰他在电子受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及由此获得的核子结构的发现;另一半授予德国慕尼黑技术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州理工学院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凝集态理论

  朗道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的朗道(Lev D.Landau,1908-1968),以表彰他作出了凝集态特殊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

  维格纳 玛丽?戈佩特-迈耶夫人 延森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902-1995),以表彰他对原子核和根本粒子理论,特别是通过基础对称原理的发现和利用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物理学家玛丽?戈佩特-迈耶夫人(Maria Goeppert-Mayer,1906-1972)和德国物理学家延森(J.Hans.D.Jense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核壳层构造方面所作的贡献。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

  汤斯 巴索夫 普罗霍罗夫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汤斯(Charles H.Townes,1915- ),另一半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巴索夫(Nikolay G.Basov,1922- )和普罗霍罗夫(Aleksandr M.Prokhorow,1916- ),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本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

  朝永振一郎 施温格 费因曼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东京教导大学的朝永振一郎(SinItrio Tomonaga,1906-1979),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的施温格(Julian S.Schwinger,1918-1994)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费因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所作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对基础粒子物理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磁共振方式

  卡斯特勒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高级师范学校的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1902-1984),以表彰他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恒星能量的天生

  贝特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贝特(Hans A.Bethe,1906- ),以表彰他对核反映理论所作的贡献,特殊是涉及恒星能量天生的发现。

  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共振态的发现

  阿尔瓦雷斯

  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阿尔瓦雷斯(Luis W.Alvarez,1911-1988),以表彰他对根本粒子物理学的决议性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很多共振态,这些发现是由于他发展了氢泡室技术和数据剖析方法才成为可能的。

  共振态是早先对寿命极真个一类强子的通称。在研讨原子核的三叔和反映进程中,往往会呈现这样一种"共振"现象:当进射粒子能量取某一肯定值时,散射或反应的截面忽然变大,截面随能量的变更曲线和力学中的共振曲线完整类似。用量子力学可以证实,这种共振现象的涌现是由于在该能量邻近,入射粒子于原子核联合成为一个亚稳复合核。经过必定时光后者亚稳复合核衰变为末态粒子。阿尔瓦雷斯把这类粒子称为共振态。共振态和稳固强子一样具有相似的量子数,诸如自旋、宇称、同位旋、奇怪数和粲数等等,只是它可以通过强相互作用衰变。由于其寿命一般短到10-20s--10-24s,因此依据不断定原理,不稳固的粒子没有肯定的质量,所以其质量的不断定度相当大,一般为几十到几百MeV。

  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

  盖尔曼

  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盖尔曼(Murray Gell-Mann,1929-- ),以表彰他对根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所作的贡献和发现。

  30年代初始,本来把原子核看成是仅仅有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简略观念,让位于更庞杂的模型,其中包含了中子,后来又包含了其他粒子。50年代前,质量处于质子和电子间的介子不断被创造,这个领域陷入了十分凌乱的地步。再后来,又发现了超子,有些介子的寿命笔当时得到公认的理论所预言要长的多。

  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

  阿尔文 奈尔

  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瑞典斯德哥尔摩还价技巧研究院的阿尔文(Hannes Alfven,1908-1995),以表彰他对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工作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不同部分卓有成效的运用;另一半授予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奈尔(Louis Neel, 1904-- ),以表彰他对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所作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些研究和发现在固体物理学中有很主要的利用。

  阿尔文是磁流体动力学的开创人。

  


本文地址:https://www.optical17.com/news/193.html
出自: 显微镜报价网 转载时请标明出处.

您也许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热门产品分类:

金相显微镜价格 生物显微镜价格 体视显微镜价格 工具显微镜价格 荧光显微镜价格 USB显微镜价格 读数显微镜价格 偏光显微镜价格 学生显微镜价格

产品目录 显微镜摄像头 金相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 工具显微镜 体视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读数显微镜 学生显微镜 测量显微镜
Copyright 2001-2011 www.optical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显微镜报价网 版权所有 xml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