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厂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技术

2016-03-22新闻资讯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工件磨削裂纹和未经磨削表面的显微特征

磨削裂纹的显微组织
磨削裂纹在显微镜下观察,主要表现为穿晶而过,但也有沿着晶界延展的。
如果由于磨削过于剧烈引起表面裂纹,则可通过垂直于被磨削面的截面显微组织进行鉴别。
表面回火:
轴件表面产生回火区。在磨削过程中,表面局部受热,导致马氏体组织继续分解,转变为回火屈氏体。这种组织在酸浸蚀后易于显露,呈黑色。此种工件的显微组织,由表及里分别为,回火屈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正常组织)。
造成淬硬层不均的原因有:

  1. 感应器电流分布不均匀,则感应加热层自然不均匀。
  2. 轴颈与感应器不同心,即感应器与轴颈外圆的间隙大小不等,故在感应加热时加热层深不等,则淬硬层势必不均。
  3. 零件结构的影响,如曲轴轴颈上的油孔,花键轴的花键尾部,或键槽、凸台等。由于表面形状的突然变化,必将导致磁力线分布的不均匀,而使淬硬层深不等。

表面二次淬火:

如果磨削过于剧烈,零件表面瞬时温良极高,致使工件表面在很薄区域内重新奥氏体化,再由于随后的快速冷却,则造成该表层重新淬火,通常称为二次淬火。这薄层的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酸浸蚀后呈白色。在白色的淬火层下面是黑色的回火屈氏体组织。

所以这种零件的显微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淬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正常组织)。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未经磨削表面的显微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明显的高于己磨削者。